「为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推广城市数字化转型先进经验,推动物联网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赋能北京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与高品质生活,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测绘学会在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物联网与智慧城市论坛期间,联合开展2025物联网与智慧城市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本次活动共征集200余个案例/成果,经评审筛选,最终发布60个优秀案例/成果,并将通过多渠道进行系列展示。诚邀各界开展合作交流,详情可咨询北物联李老师(联系电话:13521200337)。」
CASE OVERVIEW
加强综合治理数智化建设是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推进更高水平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张家湾镇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南部,地处城乡结合部,常住人口多,市政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因多次诉求量进入全市前十。基层治理,千头万绪。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2023年5月张家湾镇一站式标准化智慧综合治理平台启动建设,旨在破解基层治理中数据孤岛、业务流程复杂、协同效率低下等痛点,构建“一网统管、精准服务、动态预警、多元共治”的智慧治理体系,支撑张家湾镇基层治理“一核多元共治”。
平台具备以下特点:
(1)数据汇聚,整合共享:打通镇域内“人、地、事、物、组织”等要素信息,形成镇级数据资源库。
(2)人房关联,以房管人:依托数据地图固化人房关系,落实网格责任到图,实现精准到房到人的常态管理。
INDUSTRY CHALLENGES
在基层治理行业,当前的需求现状是既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个性化服务需求,又要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和科学性,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
数据孤岛问题:不同部门之间使用各自独立的信息系统,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共享机制,导致数据无法流通和共享,严重制约治理效率和决策质量。
智能化水平不足:缺乏智能化的分析和预测工具,难以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利用,无法实现精准治理和科学决策,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治理需求。
SOLUTIONS AND SCENARIOS
针对上述挑战,该智慧综合治理平台的解决方案如下:
完成综合治理数据中台建设。融合接诉即办、吹哨报到、雪亮工程、智慧林场、网格化管理系统信息资源,同步将各多元主体作为参与端有序纳入镇智慧平台,目前已将全镇的党组织、学校、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组织数据、城市部件数据纳入到了平台,实现与平台信息互联互通,镇域内“人、地、事、物、组织”各类数据有效共建共享。
接诉即办能力提升建设。围绕城市治理的高发、热点问题,可以根据年、月、日以及特定的时间条件查看事件的办理进展、上报趋势、事件类型和各村区域的上报情况。可以分类查看具体的事件的信息。选择一个具体的事件办理案例,可以看到指挥系统对该事件自受理到结案进行了全方位、全流程的记录,并通过多层审核机制,提高了事件处置质量,实现了一级为一级负责的闭环办理流程。
指挥调度精准化智慧化建设。针对紧急情况,比如汛期积水、火情隐患,系统会自动预警,并调取周边监控视频和城市部件数据实时查看,帮助快速判断、科学决策。同时还能一键呼叫附近网格员、各级干部,实现前后方联动,确保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得到响应。
智能化分析与预警能力建设。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和历史数据,建立了多种预警模型,如电动自行车入楼、人群突发性集聚等。通过对实时数据的监测和分析,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立即触发预警机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理。
数字化多元参与渠道拓展。创新开通“湾事通”小程序,切实加强便民服务。强化公众参与,开通积分商城,以“积分”为纽带,巩固“多元共治”成效,激活“村民自治”活力。
具体应用场景如下:
电动自行车安全管控场景:通过视频影像识别、电动自行车安装芯片、楼道单元设置电子围栏等多种技术融合,实现电动自行车进入社区、入楼精准识别,实现对社区电动车和电池入楼的“追、踪、查、管”。对于未安装芯片的外来电动自行车,自动触发报警,进行登记。对电动车电池进楼入户等行为通过声音、灯光等进行预警,并及时将预警信息、车主和电动车相关信息推送至村委会电动车管护人员和小区物业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违规行为,更好地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SUMMARY OF EFFECTIVENESS AND VALUE
智慧综合治理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实现了多部门、多业务系统的集成整合,有力促进了基层治理体系智能化升级完善,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引领性。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基层治理智慧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