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66095089/13521200337
2605921796

  • 关于开展2025“物联网研发中心认证”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5“物联网研发中心认证”的通知

行业资讯

<< AIoT案例推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AIoT案例推介

物联网&智慧城市创新实践|苏州市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总体设计

发布时间:2025-8-8 10:02:59   
分享到: 0

  

「为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推广城市数字化转型先进经验,推动物联网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赋能北京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与高品质生活,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测绘学会在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物联网与智慧城市论坛期间,联合开展2025物联网与智慧城市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本次活动共征集200余个案例/成果,经评审筛选,最终发布60个优秀案例/成果,并将通过多渠道进行系列展示。诚邀各界开展合作交流,详情可咨询北物联李老师(联系电话:13521200337)。」

申报单位:苏州市数据局
          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

所属领域:其他民生服务领域
  
一、案例概述

 CASE OVERVIEW

  2024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城市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

  为深入贯彻数字中国、数字江苏建设部署,落实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战略要求,苏州市数据局联合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编制《苏州市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总体设计》(以下简称“总体设计”),以“建成全国数字化发展标杆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市域样板”为总体目标,以“数据融通、开发利用”为主线,以“数字赋能、系统推进、场景牵引、安全可控”为原则,结合数据资源“汇集”、数字技术“聚集”、数字产业“富集”等特色优势,形成苏州“3544”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特色架构,着力构建标准规范、高效流通的数据资源体系,形成体系完备、坚实可靠的基础设施体系,打造集约智能、全面赋能的智能中枢体系,推进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驱动数字技术融合创新、适数制度改革创新、运营运维模式创新、区域数字协同创新,在“数据要素×”“人工智能+”等方面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高水平实数融合、高效能数字治理、高品质数字生活,让全社会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
二、行业挑战

 INDUSTRY CHALLENGES

  一是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仍需提质。苏州持续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智改造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但现有基础设施体系与全域数字化转型要求仍有差距,难以适应培育新质生产力、“五位一体”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动态发展需要。

  二是智能中枢集约化赋能仍需加强。苏州目前已建成“四横四纵”数字化技术架构体系,上线一体化公共数据底座,逐步完善组件超市、持续沉淀通用能力,但现有中枢能力仍难以完全满足全域数字化转型重大场景、重点项目建设需求。

  三是数据要素价值化探索仍需深化。苏州积极推动数据要素资产化、价值化进程,推进数据要素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但距离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目标还有提升空间。

  四是场景应用集成化创新仍需突破。苏州在智能制造、数字贸易、政务服务、数字文化等领域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场景应用,但与蓬勃发展的数字技术、持续迭代的服务需求、不断涌现的治理难题相比还需要进一步集成创新。

  三、解决方案与场景
三、解决方案与场景

 SOLUTIONS AND SCENARIOS

 苏州市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总体设计架构图

  一是建立统筹推进机制。统筹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衔接“十五五”数字苏州等专项规划,细化落地实施方案,完善配套政策和标准规范,建立考核评估体系,按照“整合一批、完善一批、谋划一批”思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二是强化数据要素赋能。持续开展数据攻坚行动,推进公共数据资源清单化汇聚和“一数一源一标准”治理。深化“数据要素×”行动,制定年度数据开放计划,开展数据授权运营试点,融入全国全省数据交易体系,打造标志性数据产品和服务,推广数据跨境苏州模式。

  三是构建适数化创新体系。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争创牵头类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数据创新应用实验室,加快核心数字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建立健全转型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加强新型政企合作,发挥苏数科集团引领作用,实现可持续运营。融入数字长三角建设,高效承接数字领域国际合作。

  四是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加快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融入全省全国一体化算力调度体系,落实“东数西算”工程。发展壮大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低空智联应用基础设施。落实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试点任务,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打造人工智能融合平台,构建数字孪生体公共底座,筑牢网络数据安全基石。

  五是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在数字服务方面,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增值化等改革举措。聚焦教育、医疗健康、养老育幼、困难帮扶、就业等领域普及数字化场景。培育沉浸式数字消费场景,普及数字人民币消费支付新模式,开展“拙政问雅”等文旅示范项目建设升级。迭代“苏服办•苏周到”“一企来办•苏商通”服务品牌,推广城市“一码通”应用。在数字治理方面,集约建设“一网统管”平台,深化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推动应急、消防、防汛、安全生产、危货运输等领域智慧场景开发。促进城乡社区治理相融共促,建设新型数字社区。深化基层治理“一端两平台”建设。打造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以数字化手段赋能长江、太湖等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建设能源智慧调度体系,加快“碳账户”应用。在数字经济方面,强化经济智能化监测预测。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行动,促进数字产业集群建设,构建“6+1”数据企业矩阵。推进先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推动数字金融、智慧物流、数字商贸、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农产品电商产业,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产业综合运营。
四、成效及价值总结

 SUMMARY OF EFFECTIVENESS  AND VALUE

  围绕《总体设计》持续发力,苏州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

  一是数据要素价值愈加彰显。持续宣贯实施省内首部地方数据法规《苏州市数据条例》,建成发布60个高质量数据集,入选2项国家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开展向移动支付平台企业开放信用监管数据国家试点,“打造国际数据港赋能企业数据跨境”入选全国首批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二是城市数字底座高效赋能。作为全国唯一地级市获工信部批复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展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国家试点、“数联网”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试点,建成投用全市一体化公共数据底座。

  三是城市数字服务普惠便捷。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数字人民币试点获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数绘千年古城”为全省唯一项目入选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丝绸纹样数字化”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创新示范十佳案例。

  四是数字治理质效持续提升。“数字苏州驾驶舱”获评数字江苏十佳案例,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成投运,“危险货物运输监管应用”为全省唯一案例入选交通部典型案例,“企业环保自查自纠服务平台”获评生态环境部全国优秀环境公共关系示范案例,苏州数字乡村试点数量居全省首位。

  五是数字经济发展繁荣活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全省第一,高水平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获批国家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先导区,引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16家,培育全球“灯塔工厂”7家,数字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免责声明:
  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首页|关于协会|北物联活动|会员服务|物联蜂群|创客空间|会员单位|联系我们

电话:010-66095089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 京ICP备17049596号

本站由制作维护 

公众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