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推广城市数字化转型先进经验,推动物联网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赋能北京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与高品质生活,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测绘学会在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物联网与智慧城市论坛期间,联合开展2025物联网与智慧城市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本次活动共征集200余个案例/成果,经评审筛选,最终发布60个优秀案例/成果,并将通过多渠道进行系列展示。诚邀各界开展合作交流,详情可咨询北物联李老师(联系电话:13521200337)。」
CASE OVERVIEW
INDUSTRY CHALLENGES
硬件级加密:采用国产密码算法(SM2/SM3/SM4),确保数据传输端到端加密。 身份双向认证:联网卡与设备、平台之间实现双向鉴权,防止仿冒接入。流量异常监测:实时监控物联网卡流量,识别异常行为(如DDoS攻击、恶意爬取)。
2.AI驱动的动态防护体系
行为分析引擎:通过机器学习(ML)建立设备正常行为基线,实时检测偏离行为(如 异常指令、高频访问)。
威胁情报联动:结合云端威胁情报库,动态更新防护策略,阻断新型攻击(如零日 漏洞利用)。
自适应响应:AI自动隔离受感染设备,触发修复流程,减少人工干预延迟。
3.智慧城市安全应用场景
智能交通:保护车联网(V2X)通信,防止信号灯篡改、车辆定位欺骗。
能源电网:AI预测电力设备的潜在攻击路径,提前加固薄弱节点。
SOLUTIONS AND SCENARIOS
案例1:某工业物联网平台防护项目
挑战:某制造企业5000+设备遭勒索软件攻击,导致生产线瘫痪。
解决方案:部署安全物联网卡+AI防护系统,实现:
-攻击识别率提升至99.5%,误报率低于0.1%。
-设备异常行为平均响应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10秒。
安全效益:保障关键基础设施“零重大事故”,符合《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 要求。
SUMMARY OF EFFECTIVENESS AND VALUE
随着5G+AIoT深度融合,工业物联网安全将向“主动免疫”方向发展:
边缘AI:在终端设备本地实现实时威胁检测。
区块链+物联网卡:确保设备身份不可篡改。
量子加密:为智慧城市提供下一代通信安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