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推广城市数字化转型先进经验,推动物联网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赋能北京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与高品质生活,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测绘学会在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物联网与智慧城市论坛期间,联合开展2025物联网与智慧城市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本次活动共征集200余个案例/成果,经评审筛选,最终发布60个优秀案例/成果,并将通过多渠道进行系列展示。诚邀各界开展合作交流,详情可咨询北物联李老师(联系电话:13521200337)。」
CASE OVERVIEW
在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领域,传统监测手段面临 “高成本、覆盖盲区、部署复杂” 等痛点。蓝凌星通依托自主研发的蓝牙直连卫星技术,构建 “空天地一体化” 监测体系,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基础设施监测的低成本化、全域覆盖与快速响应,为工程安全与运维管理提供数字化支撑。
该成果核心特点如下:
低成本高效益监测
该技术通过蓝牙固件升级直连卫星,无需硬件改造,终端成本降超50倍,功耗仅100mw,续航延长10倍。在东城区老旧楼监测中,自动化监测结合此技术,较传统人工监测成本降低10.3倍,减少长期运维开销。
广域无缝监测覆盖
卫星通信覆盖无盲区,与InSAR技术协同,构建点线面一体化监测体系。InSAR技术具时空分辨率高、全天时监测等特点,能捕捉大面积地表变形。在北京东六环盾构工程中,该组合技术实现隧道上方土体变形实时监测,突破传统监测的空间限制,为工程安全提供数据支撑。
便捷快速部署能力
INDUSTRY CHALLENGES
面临挑战:
成本与功耗瓶颈:传统卫星监测终端硬件改造成本高(单终端成本超万元)、功耗大(续航仅数小时),难以大规模应用于老旧设施运维;监测手段如人工巡检、有线传感器等已难以满足需求
覆盖与实时性局限:其高成本、覆盖盲区、部署复杂等问题制约行业发展,尤其在复杂地形和偏远地区,监测难度大增。自然灾害频发还要求基础设施具备更强应急监测能力,传统方式响应慢、数据更新不及时的缺陷凸显;
SOLUTIONS AND SCENARIOS
蓝牙直连卫星通信技术针对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监测行业的痛点,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在多个场景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蓝凌星通的蓝牙直连卫星通信技术是核心,通过蓝牙固件OTA升级实现直连卫星,无需硬件改造,大幅降低成本与功耗,延长续航,解决传统监测高成本、覆盖盲区、部署复杂的问题,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结合InSAR技术,实现点线面一体化监测,并利用OTA技术快速部署。
应用场景与支撑作用
2、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监测:在大型基础设施监测方面,以北京东六环盾构工程为例,传统监测存在空间限制,难以全面监测隧道施工中土体变形。蓝牙直连卫星通信与InSAR技术结合,突破空间限制,提供高精度、实时变形数据,保障隧道施工安全。这种技术融合还用于桥梁、大坝等基础设施监测,通过卫星通信和地面传感器协作,实现桥梁结构健康实时监测和大坝形变全面监测,为安全评估提供支撑。
4、智慧城市建设支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该技术为城市管理提供实时数据支持。如在智能交通领域,通过与CIM平台结合,监测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状况,实现交通流量优化和基础设施状态监测。在市政设施管理中,监测井盖、路灯等设施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提升城市管理效率。这种技术还用于环境监测,与传感器网络结合,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等环境指标,助力环境治理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SUMMARY OF EFFECTIVENESS AND VALUE
蓝牙直连卫星通信技术成果在实际应用中成效显著,展现出多方面独特优势与巨大价值。
1、效果与优势
该技术成果在基础设施监测领域成功解决了传统监测手段的诸多痛点。在东城区老旧楼监测项目中,通过蓝牙固件OTA升级直连卫星,自动化监测成本较传统人工监测方式降低超10倍,大幅削减长期运维开支。在北京东六环盾构工程里,与InSAR技术协同,突破空间限制,实现隧道上方土体变形实时监测,为工程安全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应急场景下,如自然灾害发生时,该技术能迅速在受灾区域搭建通信链路,与多种监测设备联动,实现基础设施状态实时监控,极大提升应急响应速度。
2、社会效益与价值
成果有效推动基础设施监测行业向低成本化、全域覆盖与快速响应方向发展,激发行业创新活力。通过提供精准、及时的监测数据,助力工程安全与运维管理决策科学化,保障基础设施稳定运行,减少因设施故障或灾害引发的事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实时数据支持,在智能交通、市政设施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3、实际效果图
图中清晰展示各监测点位数据实时传输与显示情况,直观反映建筑结构状态,助力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情况并做出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