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66095089/13521200337
2605921796

  • 关于开展2025“物联网研发中心认证”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5“物联网研发中心认证”的通知

行业资讯

<< AIoT案例推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AIoT案例推介

物联网&城市交通创新实践|基于车路协同系统的交通特种机器人在智慧交通预警场景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5-10-14 8:41:24   
分享到: 0

  

为深入贯彻落实我国未来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助力国家“双碳”目标与新型城镇化建设,IATW 2025上海国际汽车创新技术周暨第十四届上海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与生态链博览会和上海国际智能汽车科技博览会组委会联合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开展了“2025城市交通全场景创新实践成果/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现对最终入选的成果通过多渠道系列展示,并开展产业对接。诚邀各界开展合作交流,详情可咨询北物联李老师(联系电话:13521200337)。

单位名称:宁波昂霖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成果名称:基于车路协同系统的交通特种机器人在智慧交通预警场景的应用
所属领域:综合交通、公路——路面交通方向

1



单位简介
图片
  宁波昂霖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10月,公司位于宁波市鄞州区金达路688号,是一家致力于交通智能化、交通安全机器人设计、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
  产品包括覆盖高速公路路桥隧交通全场景的车路协同系统、云预警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智感环卫机器人、智能交通锥机器人、智能三角警示牌机器人等产品。荣获浙江省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1项、浙江省首台(套)产品2项、宁波市2025重大专项2项,宁波市2035重大场景1项。入选2025上海国际汽车创新技术周-城市交通全场景创新实践成果,2024中国联通智慧城市创新成果案例。荣获浙江省智慧交通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河北省交通集团首届太行杯创新创业大赛栖凤奖等荣誉。

 

  该公司开发的车路协同系统、云预警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智感环卫机器人、智能交通锥机器人、智能三角警示牌机器人等产品,可以有效将路侧交安设施、临时作业车辆、移动交安设施智能组网,可以在道路建设、改扩建、养护运维、交通管理的各个阶段提供预警、管制、车路协同通讯等全方位服务。

  自主开发的云预警机器人,参与国内多个高速公路改扩建无人化预警项目。按照交通管理规范要求,每个改扩建施工点前方需要3个预警车点位,有了云预警机器人,只需要2台预警机器人+1台有人预警车即可负责1个施工点预警,极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和安全压力。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三角警示牌和智能交通锥,是国内最早将传统三角警示牌和交通锥智能化的企业,目前智能三角警示牌已经批量交付国内外L4级无人驾驶企业。智能交通锥批量交付各高速公路、高架快速路管理单位,适用于事故发生后的无人化管控,解决了交通封道无人化难题。目前交通智能机器人产品已在浙江、江西、陕西、河北等省份批量投放。




 应用成效

图片

  云预警机器人:参与多个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按照交通管理要求,每个改扩建施工点需要3个预警车预警,有了云预警机器人,只需要2台预警机器人+1台有人预警车即可,极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和安全压力。以某高速4个改扩建点为例,3年工期内节省人员工资+车辆购置费+车辆使用费合计500余万元,期间1台预警机器人被第三方车辆刮碰,因机器人依托护栏靠边运行,没有发生大的事故。

  智能三角警示牌机器人:批量交付L4级无人驾驶企业。以某无人驾驶车企为例,因其无人驾驶出租车、无人物流货车没有驾驶员,普通三角牌无法放置,收到交管单位整改通知。采用智能三角警示牌后,可以自动实现无人驾驶车辆抛锚点后方的150米预警,车辆顺利通过投放城市的安全检查。

  智能交通锥机器人:批量交付高速公路、高架快速路管理单位,适用于事故发生后的无人化管控。目前产品已在浙江、江西、陕西、河北等省份批量投放,为有洪水侵蚀路段、塌方隐患路段等区域的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创新点

图片

  创新点1:国内首家实现路桥隧无人化智能管控、预警场景全覆盖:自主开发了依托公路护栏、轨道、地面移动的多款行走机构,可以适应多种场景,均采用不干扰车道运行的安全保护设计;

  创新点2:智能机器人巡线和交通事件算法:利用嵌入式图像处理与深度学习技术,开发了机器人巡线移动算法;开发了200米智能交通锥部署前净空雷达+摄像机无车闯入识别算法;

  创新点3:高精度定位和协同运动控制:自主开发组合定位算法,利用北斗、UWB和惯导器件,实现厘米级高精度定位和机器人移动控制;开发多机器人协同控制算法,实现多台机器人的控制联动以及编队运动;

  创新点4:高可靠的云控制、人工智能:利用5G4GWifiLdsw等通讯技术,实现弱信号区域及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的稳定通讯。通过机器人多模态通讯,提升数据传输鲁棒性,实现高速公路场景下的机器人可靠控制。

  

 免责声明:
  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首页|关于协会|北物联活动|会员服务|物联蜂群|创客空间|会员单位|联系我们

电话:010-66095089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 京ICP备17049596号

本站由制作维护 

公众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