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潮流席卷全球,伴随着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技术等发展战略的执行,再加上智能化行业的各个发展趋势,毋容置疑这将为传感器推上时代顶端,成为朝阳产业的典型代表。
围绕如何发展和进一步推动中国传感器产业在智能时代的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打破困局,不断挖掘万亿级市场新机会,感知芯视界采访7位行业领袖、学界专家、企业高管,共话未来。
孙臻:从量上来说,消费类是一个牵引增长点,应用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等,大家可能发现了,如今的白色家电都开始全面智能化。智能化的核心离不开传感器,尤其是不同类的传感器。
痛点方面,首先就是国内的产品、技术相对还比较早期。可能还没有完全达到应用的要求。这当然也是个机会,就看能不能尽快通过这样的牵引拉动,让技术尽快提升上去。因为竞争最终还是靠产品技术。第二是我们国内的传感器供应链相对比较薄弱,如果通过传感器市场增长点将供应链一点点完善,足以保证长期发展。
Q:请谈谈传感器领域本土化的机遇。
熊友辉:当前整个制造业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传感器的大量使用将是传统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为传感器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中国是世界的制造中心,这就注定了中国传感器产业的竞争从开始就是国际化了,在这种机会和挑战面前,要求我们的企业在科技创新、供应链管理、经营生产、质量控制以及市场营销各方面都需要达到国际同类水平。
中国有优秀的基础供应链,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加上教育发展带来的工程师红利,为我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传感器品牌即将诞生并走向世界。
职春星:本土化现在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而传感器领域对本土化的要求尤为高,传感器作为整个中国半导体业界的一个核心产品,现在的国产化率非常低。我们主要的供应商和主要的市场都是国外的芯片公司在占领,所以在推动国产化和替代的这个话题上,有很多话题可以谈,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是一个必须要发生的事情。希望中国在这方面能够有尽快的进展和更大的突破。
邓川军: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物联网消费市场,传感器需求巨大,但现在80%~90%中高端传感器还是严重依靠进口,这次芯片危机让大家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我们一定要有自主安全可控的国产传感器供应链。
同时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建设智慧新型城市等新基建宏观政策推动下,对新型传感器的需求也快速上升。总的来说,国产传感器替代以及本土新兴应用的需求,给国产传感器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传感器企业当务之急是尽快推出可用且能用的产品出来,满足近在眼前的市场需求。
Q:请谈谈当下传感器行业人才培养和创新困境?该如何弥补?
邓川军:传感器行业人才很匮乏,特别是从事技术研发的人才。目前传感器人才可能更多的是聚集在在科研院所、高校里。但科研院所和高校工作模式区别于产业界,更多的可能以课题、报告的形式更多一点。所以产业界和学术界要紧密的配合起来。
睿感这块也是同样如此,我们也在跟科研院所、高校等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去做一些相关专项课题。通过和学术界的互动交流,形成优势互补,推进更多创新技术加速转化落地。另外,在人才培养方面,睿感也在积极计划将优秀人才派往国外,通过学习、吸收和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带到国内推动产业的发展。
王国秋:传感器乃至泛集成电路范围的行业人才也可以定制化。比如说有些公司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可以和大学来合作,采用下订单的方式。大学根据企业的一些要求,有针对性的做一些定向培养。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是完全有可能实现人才定制化。
当然,这需要改变学校目前现有的一些体系。因为现在很多高校关于硕士、博士培养基本上还是偏向于论文化,没有太多精力或者兴趣解决生产环节里面的一些技术难题。
在我看来,在生产产线中是能出很多学问的。脱离应用的许多学问是虚的,能和应用紧密结合的学问才有根基。这一点确实需要教育部门在人才政策导向、人才评价体系方面做一些调整,以适应目前新阶段的发展需求。关于创新,还是回到开头那句话,创新不是空喊口号,并且创新没有速成法。
Q:全国多地都在推进传感器产业建设,请对多地打造传感器和物联网产业链与生态建设提出建议。
孙旭辉:这是好事。从地方政府重视传感器的发展,可以看到传感器这个产业的市场前景。实际上,这些都有非常好的市场驱动因素在里边,有利于我国传感器的发展。
但是,各地政府在推进传感器产业建设时不能一窝蜂而上,这种情况最后会伤害到产业的发展。其实,我们国家现在传感器行业总体来说处在早期。从市场高度依赖进口可以看出,我国特别优质的传感器企业,还没有那么多。
各地都在推进传感器产业的时候,应该首先看到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以及后端的市场优势,综合定义自身传感器产业的一个方向或领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进一步说要有选择性。不能只要是传感器企业,就落户到产业园,不要把传感器产业做成一个地产。要真正结合地域优势,比如劳动力优势、加工优势或市场优势,有选择性的打造一个门类或者几个种类结合的传感器产业链生态。
职春星:传感器是未来智能传感时代的奠基石,搭建一个全面的生态系统对传感器领域非常重要,对此我有几点建议:
1、国家应大力制定有利于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战略与政策,建设产业生态链,鼓励企业突破与创新。
2、传感器有其特殊的工艺线,政府应该大力鼓励增建、扩建传感器生产线,以缓解传感器制造产能紧缺。
3、用研发带动制造,加强物理原型和工艺的创新投入。
4、注重软硬结合,加强算法能力,达到最优客户体验。
5、政府、高校、企业共同努力,持续扩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储备。
6、支持龙头企业的并购整合,做大做强。
王国秋:全国多地政府都在重视这一块,这对传感器的发展是有好处和帮助的。但全国多地政府都重视的话,也可能会带来一些过热问题。因为传感器和其他的芯片也是一样的,要十年才能磨一剑。一般没有二三十年时间的积累,根本出不了像样的产品。
所以也要建议地方政府,在努力支持传感器产业的同时,要保证项目质量,不要盲目和冲动。任何产业都是有门槛的,包括资金门槛、技术门槛以及人才门槛,一个地方如果没有能入门槛的这些要素,产业也很难做起来。技术基础非常重要。
我要强调的是,做传感器敏感芯片、核心材料确实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但如果说只拿传感器敏感芯片来封装做应用,那又另当别论,这又回到了中国的产业优势上来了。所以,在传感器产业链的不同节点,产业难度和技术含金量差别是非常巨大的。传感器核心核心芯片,包括敏感芯片和调理芯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是我国的短板。
张曙光:我认为企业应该积极去发展自己专长的那部分。传感器与半导体行业常常被合并谈及,其实有所不同的。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工艺,但毕竟不是半导体。就像我刚才讲到的一样,传感器需要在半导体领域取得一些资源,但不用那么大的投资就能解决问题。因此传感器企业需要分清楚自己的角色和努力的方向,相信会有一个好结果。
邓川军:单从市场规律来看,国际上发展比较好的传感器公司有TE、霍尼韦尔、TDK等。可以看出他们的发展壮大也是通过不断的收购、并购来实现的。
因为传感器的门类特别多,公司不可能做到每个产品都去开发,投入产出比低。通过收购、并购的方式,可增加协同效应。比如在共性平台既可以生产加速器,也可以生产陀螺仪等其他产品,这样整个平台使用率更高。对客户群来说,平台可销售多类传感器产品,客户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所以睿感目前争取打造成一家传感器的平台公司。以现有的产品为基础,将整个客户群、供应链、制造技术整合在一起。在这基础之上,我们再来做技术开发。第二是看到比较好的标的,我们将其整合,形成一个多品种、多产品线的传感器公司,形成规模效应。
另外,传感器的开发与传统的数字芯片不同,其工艺中涉及到机械、化学类、物理等领域,需要不断的调试、改进。举个做菜的例子,给同样的原材料,为什么做出来的菜品有好有坏呢?原因是这里面有很多的配方。
比如IDM的模式运营的好处是设计好产品可以立刻去调试、改进,减少沟通和时间成本,加快整个产品的开发过程。这对MEMS传感器公司来说是很好的商业模式。
Q:目前业内关注芯片“卡脖子”问题比较多,请问传感器“卡脖子”主要卡在哪儿?如何破局?
孙臻:原来传感器是通过工业推动。从2000年开始MEMS技术诞生以后,传感器又有了新的发展。但这些技术基本上都不是从中国产生的,所以相对发展肯定会落后一些。第二,传感器市场非常细分,就像我们讲模拟芯片一样,单个品种绝对量不大,但品种很多。
所以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但“厚积”是很痛苦的过程,我们现在恰恰就处在这样一个过程。当然,走在前面的传感器巨头企业,已完成了厚积薄发的过程。我们现在只看到他们“薄发”的一面,没看到他们“厚积”的一面。我们现在就在补“厚积”这一课。
现在大家说的后发优势和先发优势话题,往往后发的人会更强调后发优势,其实先发优势更重要,不然也没人先去做研发,因为研发的核心就是“先发”。
我们有几个可能的破局机会。一个与消费类有关,毫无疑问中国的消费类市场在全球来讲,特点不单单只是市场大,变化也很快,一直在求新。那么在求新的过程当中,传感器会提供很多新的感官体验,使得大家乐意去尝试使用,这就提供了一个契机。量大了以后,促使整个供应链趋于不断完善。
第二是物联网,物联网基础建设很关键。我们国家对基础建设,特别是物联网投入非常支持,那当然就有机会让传感器公司较快地接入进去。这同样也是一个契机。
第三从技术角度来说,传感器有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已经有“先发”的人经历过一些。后面再做,相对会更加便利。
孙旭辉:我国对高端传感器进口依赖度将近80%。所以有很多传感器是卡脖子的,特别是一些高端传感器。对于气体传感器来说也一样,一些高端的工业用的传感器都是进口的。特别是像电化学、红外这种高端传感器,我们都是没办法做到高性能、高质量。
你说过国内有没有这类传感器?我们是有的,但在真正高端应用上,我们自己的传感器还是不敢用。主要原因是积淀不够。比如气体传感器多学科门类的积淀和交叉融合这一块,从人才和开发经验上都比较缺乏,需要去弥补。
那现在从国家层面、企业层面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前可以买得到传感器,那将来买不到的时候怎么办?其实我们国家在往往买不到的情况下,我们反而能够做好。不是说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是因为我们之前没有把“力”发在这块,没有找到突破口。因为能买得到,就不会花更大力量去研发。那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个情况,加上国产化替代的趋势,给了企业很好的机会去做深度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