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推广城市数字化转型先进经验,推动物联网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赋能北京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与高品质生活,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测绘学会在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物联网与智慧城市论坛期间,联合开展2025物联网与智慧城市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本次活动共征集200余个案例/成果,经评审筛选,最终发布60个优秀案例/成果,并将通过多渠道进行系列展示。诚邀各界开展合作交流,详情可咨询北物联李老师(联系电话:13521200337)。」
CASE OVERVIEW
成果背景:面对全球老龄化加速(2024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5.6%)与劳动力短缺的挑战,养老服务需求激增。北京海百川科技依托前沿机器人技术与市场需求,研制出ANCIENT α人形机器人,以“科技助老”为核心使命,通过“手眼脑”协同系统突破传统机器人能力边界,为养老产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核心目标:聚焦65岁以上老年群体,覆盖机构养老(康养中心、养老院的看护、康复训练及日常协助)与家庭服务(居家陪伴、家务支持及健
技术特点:智能协同系统:“脑”:强化学习驱动智能决策系统,支持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双重影子学习模块,实现自主优化与安全监控;“眼”:高分辨率视觉传感结合硬件加速算法,精准解析复杂环境;“手”:轻量化高强度机械臂搭载高精度执行器,支持多自由度精密操作(如倒水、搀扶等)。
INDUSTRY CHALLENGES
需求现状:全球老龄化加速,2025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15.6%,失能半失能老人超4000万,催生生活照料、健康监测、情感陪伴等多元需求。中国养老护理员缺口达550万,劳动力短缺倒逼机器人技术成为重要补充。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智慧养老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7.21万亿元,养老机器人细分赛道以30%年复合增长率扩张,2025年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SOLUTIONS AND SCENARIOS
(一)核心解决方案:
“手眼脑”协同+国产化技术体系智能协同系统:“脑”决策层:基于强化学习的智能决策系统,融合多模态数据(语音、视觉、生理指标),通过双重影子学习模块实现自主行为优化与安全监控(如根据老人心率异常自动触发预警);“眼”感知层:高分辨率视觉传感器结合硬件加速算法,实时解析环境障碍(如识别地面水渍)、物体位置(如茶杯摆放)及人体姿态(如老人跌倒预判);“手”执行层:轻量化高强度机械臂(6自由度)搭载高精度执行器,可完成倒水(误差≤0.5ml)、搀扶(力反馈控制)等精细操作。
国产化全栈创新:核心算法(九歌大模型中台)与硬件设计自主可控,开源核心算法框架降低行业二次开发成本30%以上,硬件成本较进口方案下降40%。
(二)场景支撑与典型应用
机构养老场景:替代50%重复性劳动(如定时巡房、喂餐),提升康养中心服务效率;通过标准化康复训练程序弥补专业护理人员缺口。
典型应用:在北京某康养中心,机器人通过视觉识别老人肢体动作,引导完成关节活动度训练,同步记录训练数据生成康复报告;夜间自动巡逻时,红外传感+AI视觉检测老人睡眠姿势,对翻身异常情况实时预警。
家庭服务场景:释放家庭照护压力,为独居老人提供24小时安全监护与情感陪伴,降低子女照护负担。
SUMMARY OF EFFECTIVENESS AND VALUE
技术集成领先:“手眼脑”协同系统突破传统机器人能力边界,机械臂操作精度达0.5ml,环境识别误差率<3%,支持复杂场景下的自主决策与安全监控。
国产化成本优势:全栈技术自主可控,硬件成本较进口方案下降40%,开源算法框架降低行业二次开发成本30%以上,适配中国养老市场价格敏感度。
民生福祉提升:填补550万养老护理员缺口,为失能老人提供标准化照护服务,康复训练效率提升40%;独居老人安全事件响应率从人工照护的30分钟缩短至机器人实时预警。
产业生态驱动:带动传感器、电机等上游供应链技术升级,已培育12家下游应用开发企业,创造研发、制造等全链条就业岗位超2000个。
市场增长潜力:赛迪研究院预测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高盛测算全球市场2025-2035年复合增长率可达94%,ANCIENT α凭借场景适应性已获初期订单。
全球方案输出:以国产化技术与成本优势成为智慧养老核心载体,为全球应对老龄化提供“中国机器人解决方案”,入选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智慧养老推荐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