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国经济时报》强化部门协同 让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当下,以居家为主体的老年人口规模大,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半失能等弱势老年人快速增加,机构养老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加剧的养老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成为养老市场的主体。”日立解决方案(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立”)健康养老事业本部总经理林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家更专注于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日立从2014年开始关注养老市场,至今已推出“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机构养老服务系统、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平台、AI照料机器人等多个服务平台与应用产品,深知个中的易与不易。
日立“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整体来看,中国当下的智慧养老市场还处在培育发展期。”林桤告诉本报记者,中国老年人人口基数大,养老需求大,养老市场机遇多,这是机会。但大部分老年人受传统观念影响,愿意主动释放养老需求、自主购买服务的较少,且随着多方资本的涌入,养老市场竞争加剧,这些也都是挑战。
日立解决方案(中国)有限公司健康养老事业本部技术服务部总经理王连成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养老产业相对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养老产业在“软硬件”上还需要提升。一方面,我国能提供专业养老服务的人才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亟须专业化的培训和供给。另一方面,老年人对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养老服务适应能力较弱,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都需要进行适老化改造和应用。
此外,医养结合也是发展未来养老的重点。在这方面,尽管促进医养结合的政策频频出台,但由于涉及多个部门和事项,许多地方部门之间没有打通,相关服务会涉及多个事项,难以畅通。“医养结合从底层推进较为困难,还需要从顶层打通,由上及下加强跨部门协同合作和信息互认共享。”王连成说。
总而言之,中国养老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5G时代的来临更是让养老服务迎来提质升级的机遇期。如何乘此风口,打通堵点,让技术赋能养老服务,实现其高品质、多样化发展,是亟须思考的。
《中国网》丨十四五”来了!企业助力智慧养老新业态
自2016年4月,日立中标平湖市第一家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现已有超过110家在运行。当地民政局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在2018年1月正式上线,机构养老服务平台2018年5月也正式上线。
对此,日立解决方案(中国)有限公司健康养老事业本部总经理林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日立作为平湖市首家适老化改造服务企业,为平湖市第一批四户老人提供了适老化改造服务。2020年,日立在平湖市全年共做了49家适老化改造项目。依据企业国际服务经验、老人自身状况等因素在每个家庭中进行适老化改造。同时,也会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和家庭收入情况,提供相应的应对方法。”
在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解决方案方面,日立提供了“智慧医养结合服务平台、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和养老机构服务管理系统”两大平台一大系统。同时,平台还融合了养老评估、养老服务监管、24小时养老照料以及社区服务等,为不同的老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逐渐将医疗纳入服务当中。截至目前,整个医疗服务提供30项10大类服务。此外,还正在将健康体检、远程医疗等相关业务对接平台,让上门服务的服务商、服务人员、设备厂商以及社区、医院等都融到平台上。
当前,人工智能也是国际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林恺提到,日立也正在做有关养老机器人的服务,“此类机器人是跟国内的机器人生产厂家合作,我们在设备的基础上,为机构提供AI智能服务。机器人具有用药提示、文化娱乐、健康操、巡检等功能,这些服务主要应用在养老机构。”
截至2020年6月,日立智慧健康养老平台已经在我国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的五个城市导入运用。平台注册老人20万以上,累计服务100万人次以上。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已累计导入120个社区。养老机构服务管理系统在五家养老设施获得应用,服务床位400张以上。活跃老人超过6.1万人。
同时,他也关注了近年来有关扶持智慧养老的政策。他强调,如果没有政策支持,企业很难将相关服务落实到位。日立解决方案(中国)有限公司健康养老事业本部技术服务部总经理王连成也指出,国家关于智慧养老的政策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正如去年12月底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到的养老托育政策,相当于把养老和幼儿的照料结合起来,现在大多数地方还没有做到,如果我们能够快速提出这个解决方案,先响应政策,就能够做成标杆。”
《环球网》丨智慧健康养老来了 日立用技术让居家养老更安心
目前,全球各国从政府到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方案。日立作为其中的代表性企业,正在通过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解决方案,为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日立健康养老事业部的业务主要涉及到健康养老咨询、养老服务运营支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以及养老产品销售四个领域。
日立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于2014年开始探索,2016年研发,2017年推出,到2018年日立开始尝试将机构融合到平台上,目前已形成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通过这一平台,日立能够为用户提供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将上门的居家养老服务以及机构的养老服务,都融合到平台上。包括老人健康状况的评估,养老服务的监管,24小时的养老照料,以及社区服务等均已纳入平台,而从2018年嘉兴经开区试点起,医疗服务也开始纳入到该平台上。
目前为止,在医疗服务方面,该平台能够提供30项10大类服务。据日立解决方案(中国)有限公司健康养老事业本部总经理林桤透露,日立也在与健康体检、远程医疗等相关的业务进行对接,计划将上门服务的服务商、服务人员、设备厂商以及社区、医院等都融到平台上来。
王连成则向记者介绍了在养老方面国内市场可以借鉴日本经验的地方。众所周知,作为全球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本在养老方面具有非常先进的经验与成熟的模式,尤其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日立将对日本本土的模式进行深入借鉴,包括上门服务的服务用语、服务流程等。
从理念上来看,王连成表示,日本在服务人员和老人本身的养老思维上,也值得国内养老服务机构借鉴。"首先针对服务人员的素质、学历和专业性,都需要进行全面提升。其次是老人本身的养老理念,并非是主动追求全程照顾,而是借助一些辅具实现自我护理或自我恢复的目标。"王连成认为,这两种理念的推广与形成,也有助于整个养老产业的良性发展。
陈言丨养老事业急缺一个通行全国的IT平台
日立是家具有强大的IT技术的企业,同时保有先进的制造能力。其在中国的主要业务中,这些年增加的智慧养老内容,在逐步成为今后重点发展的主要业务之一。日立开发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解决方案,将两大平台----智慧医养结合服务平台及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与养老机构服务管理系统统一了起来,搭建了 “智慧医养结合服务云平台”。
比如在浙江平湖,那里的135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需要向社区内12万居家老人提供服务。行政、养老机构、接受服务的老人,需要有一个综合的平台,这里行政补贴、机构服务及老人个人的需求等内容繁多,没有一个综合平台的话,行政方面的支援费用、医疗的提供与费用清算,机构各自的服务特色,老人的生活状况、家人的知晓需求等等各自独立,老人不一定能够获得完备而贴切的服务。有了一个统一的平台后,整个平湖的养老在平台上运营,技术上不断改进,较好地解决了这里的养老问题。
在硬件方面,根据老人的需求,可以选择相关的智能设备。移动定位、生命体征、煤气预警、健康365医生、一键呼叫、服务监管等,这些解决了居家老人在遇到情况时,或者已经遭遇了某种特殊情况后,能够通过这些智能设备解决相关问题。在业务应用层面,比如社区管理、供应商管理、社区活动、收支管理及应急呼叫等等,日立的智慧平台囊括了这些内容。
日立是IT企业,有数据管理方面的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将健康数据、订单数据、服务数据、会员数据等统一放在平台上,实现了对大数据的管理。
林桤总经理介绍说,对待居家老人,平台根据个人的需求,提供一键呼叫、上门服务监督、服务预约、跌倒报警、活动轨迹、心电呼吸、体动睡眠、血氧血糖等多方面的服务。这样保障了居家老人的身体安全。
一旦出现问题,智慧医养结合平台能通知子女等亲属,同时将急救信息提供给社区服务中心,那里根据老人的情况介绍相关医院。“我们的智慧养老平台除了浙江平湖外,在江苏省、山东省等五个城市已经导入运用,平台上的注册老人数量为20万人以上。到2020年12月底以前,共累计服务了110万人次。” 林桤总经理说。
《经济日报》丨让养老成为有“技术”的关怀
随着日立解决方案(中国)有限公司推出的“互联网+”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国智慧方案+日本养老服务理念,为中国智慧养老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考虑到中国家庭规模逐渐小型化、核心化的发展趋势,子女无法全部承担长期照料老人的职责,人们普遍意识到中国养老模式必然由传统的家庭养老向养老服务的社会化转变。现阶段,只有大力推进智慧养老的快速发展,才能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大量需求。”日立解决方案(中国)有限公司健康养老事业本部总经理林桤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种庞大且迫切的需求下,日立“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概念应运而生。从2014年开始市场调研到2017年正式推出,再由只提供居家和社区服务到2018年开始将机构养老融入平台,该平台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三位一体服务模式。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智慧养老带来服务模式、适老化产品的创新,让养老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服务更加人性化。“现在中国国内的很多企业在智慧养老这个领域做得很不错,如果我们不求创新和突破,不加大投入,很可能两年就完全落后于国内的这些企业了。不过,相较于这些企业主要面向机构,我们的目标是想把居家的服务做起来,毕竟,未来90%的老人在家养老的可能性更大。”林桤说。
养老的经验也并不能生搬硬套。林桤告诉记者,大多数人认为,当人上了年纪需要的是照料,于是觉得应该去机构,这样才能获得专业的照料。而实际上,更多地考虑如何跟老人沟通才是关键。林桤说:“我们曾把日本养老专家建议的三项深受日本老人欢迎的服务内容引进来,但发现中国的老人并不喜欢,所以我们尝试改变。比如,中国的老年人喜欢跳舞,热爱音乐、书画,因此,我们就组织专业的舞蹈教师或书法老师去教他们。只有当老人觉得受到足够的重视,才能获得他们的认可,从而推动养老服务的发展,这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林桤告诉记者,养老产业,仅从智慧的角度而言,中国比日本发展得要好,尤其在居家养老领域。类似日立所做这种互联网管理平台,在日本运用较少,他们更注重于人的服务。“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但这是我们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的大目标。”
|